西方漢學(xué)家怎樣翻譯中國古代經(jīng)典作品
advplusmouldinjection.com [2005-01-17] 上海雨林翻譯公司
阿瑟韋利(Arthur Waley)是20世紀初英國的漢學(xué)大師。
韋利在大英博物館專職研究藝術(shù)品,當時大英博物館乏人研究東亞藝術(shù),便請他兼職。出于工作需要韋利開始自學(xué)漢語,1917年韋利翻譯出版了《170首中國詩歌》。韋利翻譯的中國詩歌,令西方讀者對東方文明大開眼界,當時媒體評論形容:“讀中國詩歌,如發(fā)現(xiàn)了新大陸一般地激動和興奮!敝袊姼锜徜N離不開那個時代的背景。20世紀初的西方人,從報刊上讀到的中國消息不是戰(zhàn)爭就是饑荒,但當讀者從書架上取出韋利翻譯的中國詩歌集時,里面所展示的則是另一個道德、文明、慈悲、誠實及社會準則的東方樂園。他們開始服膺中國數(shù)千年亙古不變的道德哲學(xué),相信這就是文明古國多少世紀來行之有效的治國之本。
韋利于1929年辭去大英博物館職位,成為一介獨立的東方文學(xué)譯者。上世紀三四十年代,他陸續(xù)出版了《詩經(jīng)》(1937年)、《論語》(1938年)、《猴子》(節(jié)譯自《西游記》,1942年)。韋利最為推崇白居易和蘇東坡。他自稱不是一個翻譯匠,他認為自己的文學(xué)風(fēng)格與杜甫迥異,因此從未碰過他感覺譯不出“靈魂”的中國古詩。韋利被形容為“坐在家里的觀察者”,因他從未光臨過亞洲。
韋利的朋友、《紅樓夢》的英譯者戴維德霍克斯(David Hawks),是20世紀后半葉英國著名漢學(xué)家。1948年,霍克斯經(jīng)香港來到北京大學(xué)做研究生,那時他是北京城唯一的一位外國研究生。1951年秋,霍克斯返回牛津出任中文講師,后曾翻譯出版過《楚辭》。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的英譯本《紅樓夢》都是些節(jié)選本。1973年倫敦企鵝出版社發(fā)行了霍氏翻譯的《石頭記》(The Story of the Stone)第一卷,八十年代前后又相繼問世了其后的四卷;艨怂拐J為《石頭記》最貼切曹氏的故事精神;羰戏g了《紅樓夢》中的前八十回,后四十回的譯本是由其弟子閔福德完成;羰系摹妒^記》,在眾多的《紅ッ巍釩姹局諧晌朗饕恢牡囊惶仔擄媯艨慫顧湟勻嗣裎難С靄嬪緄摹逗炻ッ巍釩姹疚饕慰跡幣慚≡窳似淥妗逗炻ッ巍分械囊恍┠諶藎詈笮緯苫羰媳嗉嫻摹妒芳恰貳?lt;BR>
20世紀初,美國詩人龐德堪稱當代文學(xué)革命的先鋒。龐德最初不懂中文,他旅居日本的好友佛洛諾薩,是位研究東方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先驅(qū),常用日文讀中文書。佛氏過世后,其日語版“漢書”筆記轉(zhuǎn)到了龐德手中,龐德深為著迷。龐德持日文的中國詩詞筆記,以他超乎尋常的想象天分翻譯創(chuàng)作出“中國詩歌”。
1915年,龐德出版了中國古詩英譯本《中國》,共收錄317首詩詞,大部分是李白的作品,其中還包括古詩《青青河邊草》。詩集扉頁上,龐德注明其譯作是以佛洛諾薩的筆記,以及莫列和埃列加兩教授對筆記的解釋為根據(jù)。顯然龐德借助日語筆記讀漢詩,其譯作與原文的出入便在所難免。比如《青青河邊草》的英文標題是《美麗的梳妝臺》。龐德從譯中國古詩入門,進而研究起中國古代文明和儒學(xué)思想。龐德中年時,他的漢語有了長足的長進,他可以讀懂康熙字典。于是他開始翻譯《詩經(jīng)》,龐德認為《詩經(jīng)》既然是中國草根百姓的民歌,故他開創(chuàng)了用美國民歌的文風(fēng)來闡述《詩經(jīng)》。由于龐德認為儒學(xué)對于中國各朝代的興衰變遷起著關(guān)鍵作用,于是將《四書》、《大學(xué)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譯成英文,向西方介紹中國哲學(xué)的價值觀。
摘自《鏡報月刊》 郭瑩 文